在自杀研究者中的“3P”(Perceptible,Predictable,& Preventable),即可知觉、可预见、可预防,要求对任何自杀的线索都很敏感。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言语线索和行为线索。
(1)言语上的征兆:
直接向人说:“我想死” 、“我不想活了” 。
间接向人说:“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
“现在没有人可以帮助我。”
“没有我,他们会过的更好。”
“我再也受不了了。”
“我的生活毫无意义。”
谈论与自杀有关的事或开自杀方面的玩笑;
谈论自杀计划,包括自杀方法、日期和地点;
流露出无助或无望的心情;
突然与亲朋告别;
谈论一些可行的自杀方法;
喜好谈论应激或压力;
明显减少与其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交流。
(2)行为上的征兆:
出现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如中断与他人的交往或出现很危险的行为)。
抑郁的表现:
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
有条理地安排后事;
频繁出现意外事故;
饮酒或吸毒的量增加。
此外,以下的行为线索也很重要,包括:①退缩和独处益加明显;②出现失眠并且很持久;④食欲不振;⑤16岁前的男孩失去父亲(死亡或分离);⑥年轻的女孩有着自恋的母亲和软弱的父亲;⑦工作或学习成绩下降;⑨发现过去有过自杀意念;⑩自卑感和羞耻感等。
学生自杀预兆包括:
(1)自己想死的念头对周围的人诉说或在日记、绘画中表现出来;
(2)情绪性格明显反常,焦虑不安,无故哭泣;
(3)抑郁状态,食欲不好,失眠;
(4)个人卫生习惯的改变(肮脏);
(5)回避与人接触,与集体不融洽或过分注意别人;
(6)行为明显改变,对生活麻木冷漠的人突然变了一个人,敏感又热情;
(7)无故送东西、送礼物给亲人或同学,无来由地向他人道谢或致歉;
(8)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无故缺席,迟到早退,成绩骤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