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你当前的位置:心理百科 > 心理知识

内在的母亲

编辑:yulinxin    日期:2012-11-14 09:46:06

 
有些人内在会有一个能够无条件满足他,理解他的好母亲形象,这种形象是客观真实的母亲与想象混合的产物,这种内在的好母亲形象会被投射到外界的人身上。比如对于一个新认识的老师,她看上去和谐可亲,于是他们就会不自主地把她当成完美的母亲,直到进一步接触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完美。当一个新的人(老师、领导或其他重要人物)出现在他们面前时,同样的过程又会重复。这种无条件满足的母亲其实是一种原始的幼稚的母亲形象,跟成长过程中的创伤有关。假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突然缺失,或者母亲的过度撤回爱,以及因弟弟或妹妹的出生而母亲不再投注于他爱时,为了补偿真实母爱的缺失,想象的完美母亲就会逐渐地产生,并进入内在潜意识,在适当的情景下随时会浮现出来。
当一个人内在具有原始的完美的母亲形象时,往往也会有对立的成分存在,即有一个苛刻的、惩罚性的、恶毒的坏母亲形象,这是一种分裂的现象。在童话故事《灰姑娘》中,这两种母亲形象都得到呈现。好母亲的形象是仙女(以及白鸽和斑鸠),她会在灰姑娘祈祷时,神奇地出现并满足灰姑娘的要求。坏母亲是那个恶毒的继母,她让灰姑娘辛苦的干活,不断地辱骂她,偏爱自己的两个女儿,并禁止她去见王子等等。后来王子爱上了灰姑娘并娶她为妻,我们当然希望灰姑娘从此以后就过上幸福美满的人生。但灰姑娘的婚姻生活会幸福吗?如果她内在这种分裂的母亲形象没有得到整合,那么灰姑娘也许很难处理与王子、公公、婆婆的关系,因为她会在时而把他们当成好客体,时而把她们当成坏客体之间摆荡。
每个人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这种内在好母亲与坏母亲的分裂过程(0-3岁阶段)。当外在真实的母亲持续的存在并给予爱及适当的挫折时,这种母亲的形象便会得到整合,即我们不再会以好/坏分裂的方式去看待母亲,而能以客观、现实的态度面对她。此时,我们能充分地体验到对母亲的矛盾情感(爱恨交织的情感),并以爱为主导,内在的安全感便能充分地建立起来。所以健康发展的孩子往往在三岁之后能够去上学或独处等,因为内在整合性母亲的存在让他们具备了这种能力。
 
□ 文/俞林鑫
访问次数:3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