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干预的三大技术包括:(1)沟通和建立良好关系的技术:获得信任;(2)支持技术:稳定情绪;(3)干预技术:问题解决、促进行动等。
(1)沟通和建立良好关系的技术
如果不能与危机当事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则干预及有关处理的策略较难执行和贯彻,就不会起到干预的最佳效果。建立和保持治疗师与处于危机者的良好沟通和相互信任,有利于当事者恢复自信和减少对生活的绝望,保持心理稳定和有条不紊的生活,以及改善人际关系。危机干预工作人员必须注意与当事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建立关系的注意点:
A.消除内外部的“噪音”(或干扰),以免影响双方诚恳沟通和表达的能力;
B.避免双重、矛盾的信息交流,如工作人员口头上对当事者表示关切和理解,但在态度和举止上即并不给予专心的注意或体贴;
C.避免给予过多的保证,尤其是那种“夸海口”,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D.避免应用专业性或技术性难懂的言语,多用通俗易懂的言语交谈;
E.具备必要的自信,利用可能的机会改善病人的自我内省、自我感知。
(2)支持技术:
主要是给予精神支持,而不是支持当事者的错误观点或行为。这类技术的应用旨在尽可能地解决目前的危机,使当事者的情绪得以稳定,可以应用暗示、保证、疏泄、环境改变、镇静药物等方法,如果有必要,可考虑短期的住院治疗。有关指导、解释、说服主要应集中在放弃自杀的观念上,而不是对自杀原因的反复评价和解释。同时,在干预过程中须注意,不应带有教育的目的,教育虽说是干预者的任务,但不应是危机解除和康复过程中的工作重点。
(3)干预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
危机干预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让当事者学会对付困难和挫折的一般性方法,这不但有助于渡过当前的危机,而且也有利于以后的适应。
干预的基本策略为:
①主动倾听并热情关注,给予心理上支持;
②提供疏泄机会,鼓励当事者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
③解释危机的发展过程,使当事者理解目前的境遇、理解他人的情感,树立自信;
④给予希望和保持乐观的态度和心境;
⑤培养兴趣、鼓励积极参与有关的社交活动;注意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多与家人、亲友、同事接触和联系,减少孤独和心理隔离;
⑥帮助面临逆遇的当事者学会解决问题。
Goldfried(1975)曾提出,帮助面临逆遇的当事者学会解决问题是解除危机的一个较有效的办法,尤其是帮助他们按以下步骤进行思考和行动,常能取得较好效果:
①明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②提出各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罗列并澄清各种可能方法的利弊及可行性;
④选择最可取的方法(即作出决定);
⑤考虑并计划具体的完成步骤或方案;
⑥付诸实践并验证结果;
⑦小结和评价问题解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