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通道
查看自助手册》

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要点之四:共情

发布时间:2014-06-06 15:18:34   访问次数:1931

     共情及其意义:共情是英文“empathy”一词的中译,在文献中,它的译法有多种,如同感、共鸣、同理心等。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共情被认为是心理咨询中影响咨询关系建立的首要因素,是咨询的基本特质。

1)运用共情的一般原则

正如定义所揭示的那样,共情就是设身处地地像来访者那样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在实际使用时,需注意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来访者的参照框架,把自己放在来访者的位置和处境上来尝试感受对方的喜怒哀乐。对来访者的感受越准确、越深入,共情的层次就越高。

第二,用尝试性、探索性的口气来表达共情,请来访者反馈并作出修正。比如,在某来访者叙述了自己与父亲的关系后,咨询师说:“从你的叙述来看,你似乎对你的父亲很反感,但又不敢直接和他交流,是这样吗?”来访者就会说:“不完全对。我对他的印象并不那么坏。”咨询师可接着说:“是吗?我可能听错了。那你能不能再举些例子,详细说一说。”在咨询师的诱导下,来访者就会进一步说明自己对父亲的感受,从而使咨询师更好地把握。

第三,共情的表达要适时适地,而且要因人而异,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不同的人对共情的要求不同,一般说来,情绪反应强烈、表达比较混乱、寻求理解愿望强烈的人对共情的要求较多。此外,共情的使用要适度,要与来访者问题严重程度、感受程度成正比,过度会让来访者觉得是小题大做、过于矫情,不足则会使人觉得你是心不在焉。

第四,共情的表达除了语言之外,还有非言语行为,如目光、表情、身体姿势、动作变化等。有时,运用非言语行为表达共情更为简便、有效,咨询中应重视二者的有机结合。

第五,保持对自己身份的觉知。有些咨询师确实做到了设身处地,以至同喜同悲,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真正角色,这样就可能失去咨询的客观性。咨询师的共情是指体验来访者的内心“如同”体验自己的内心,但永远不要变成“就是”。这就是共情的真谛。

最后,共情表达要考虑到文化背景及来访者自身的特点。比如,西方人喜欢用拥抱、抚摸、亲吻等表达自己的共情,我国就不能套用。

2)影响共情的做法

初学者在传达自己的共情时,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除了上述的以自己为参考框架、共情过分(或不足)、忘记自己角色、忽视文化背景等表现之外,还有以下一些问题较为常见:

直接的指导或引导,如“你应该这样”,“你应该先说这个问题”等。

简单的判断和评价,如“我认为那样是错的”,“你有些恋母情结”等。

空洞的说教和劝诫,如“人还是应该保守一点好”,“学生不应该过早谈恋爱”等。

贴标签和下诊断,如“你有自恋倾向”,“你的方式是病态的”等。

乱下保证,以使来访者高兴,比如“不用怕,明天一切都会烟消云散”,“你一定能考上名牌大学”等。

排斥消极的情感,或不悦纳来访者的全部情感,如“你不应该自我夸大”,“人不应该在这点事情上一蹶不振”等。

3)慎重使用保证、批评等方法

保证是很多咨询师喜欢使用的方法。一般说来,对于一些缺乏信心、勇气而又迫切希望得到外界鼓励的来访者而言,保证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由于对咨询师的信任,他们愿意相信咨询师的安慰和支持,这能帮助一些来访者顺利度过困难期。但是,这种保证要尽量做到建立在事实的、合乎逻辑的、有可能实现的基础上,不然,作用就会减弱。保证切忌大而空,同时,要注意在保证的同时,让来访者觉得咨询师确实在分担自己的焦虑、痛苦、犹豫、担心等,并且,咨询师的话是发自内心的。否则,来访者就会觉得咨询师是在搪塞自己、打发自己,或者是因为本身没有办法而采取的一种掩饰手段。

同样,在咨询中使用批评也一定要谨慎。其一般原则是,在咨询关系尚未建立好之前不用,在倾听的时候不要用,而且总的说来应尽量少用,用其他更合适的方法来表达同样的含义。当咨询师使用批评这一手段时,一定要让来访者觉得咨询师是以关心、爱护来访者为前提。有时,批评的适当使用,可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使来访者猛醒。但这需要很高的技巧,需要咨询师的人格、情感、领悟力等方面的配合,否则,就可能使咨询进程出现倒退。

4)影响共情的因素

咨询师参与咨询,是整个人的参与。他不仅是用技术,不仅是用嘴巴、耳朵、眼睛、头脑参与咨询,而且是用自己的人格参与咨询、投入咨询。咨询师的人格力量有时比他的技术更有影响力。一些理论流派甚至认为,咨询师的人格力量、自身素质是咨询中第一重要的因素。咨询师整个身心的参与,并且是积极地、健康地参与,是咨询卓有成效的保证。

咨询师的人生经验、社会阅历对于共情能力的培养大有好处。丰富的人生阅历有助于咨询师更深刻地理解他人、理解生活、理解人生。

咨询师的知识的广博程度也影响共情能力。年轻的咨询师可通过广泛涉猎(博览群书)来弥补自身阅历上的欠缺。

咨询师本身的生活态度、人格特征与共情层次有关。认为生活充满光明,抱有乐观、积极态度,为人开朗、豁达、善良,乐于助人,而且敏感、细致、耐心、谦和、宽容,这样的人容易达到较高的共情层次。

 

练习:三人小组,两个人角色扮演,一个人观察,然后讨论如下哪种回答最为有效。为什么?你们也可以探索其他的回应方式?

来访者(即将出国留学的女生)说:“我马上就要去国外留学,我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周围又有很多好朋友,可现在一下子走这么远,人生地疏,真不知道出去以后会怎么样?”

咨询师的回答:

1)“出国是好事呀,有什么好苦恼的。”

2.“你看上去又聪明又漂亮,你会过得很好的。”

3.“我们每一个人总有要独立的一天,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4.“要独自一人外出留学是会有很多困难的,但是要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5.“你以前没有独立生活过,现在一下子要出国,在异国他乡独立生活,是很不容易的,我能理解你的这种不踏实。”

“你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当一个人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时,特别是像你现在所遇到的情况,都会有这种感觉。”

“我能体会到你现在的不安心情,如果是别人也会有这种想法的。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究竟会遇到哪些问题?”

上一篇资讯:咨询技术之五:概述
下一篇资讯:为何说咨询关系是咨询的核心因素?
版权所有 © 2009-2011 浙江大学 杭州创高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本系统授权给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使用,其他个人或组织使用属于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