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lijuan 日期:2012-05-09 16:46:40
前言:
论坛现场,活动主办方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细心地为每位同学准备了提问纸,由两位专家随机抽取题目,为为情所惑的同学答疑解惑。但由于时间有限,所以现场只回答了8个问题,还有一百多个的问题没有回答,心理中心已经将所有提问整理出来,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由心理中心的专职心理咨询师继续通过网络为大家的爱情疑问解惑。敬请关注。
提问编号:22
爱情是一种生理需要还是情感需要?
人类形形色色的情感中,如果说哪一种情感与性最接近,那就是爱情了。有为性而爱的爱情,也有为爱而性的爱情,无论是哪一种,都与性有直接的联系。那么,世界上存在着无性而爱的爱情吗?当然有,柏拉图式恋爱就是如此。也许有人会问,柏拉图式恋爱中性欲消失了,去了哪里?精神分析有一种解释:在这种恋爱状态下,性欲被中和并转化为强烈的无性色彩的情感需要。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所有在人类生活中经常提到的情感,比如同情心、友谊、关怀、信任感,从遗传发展的角度来说,最初都与性欲有关联。通过性欲的中和作用,使直接的性愿望被转化,于是那种纯洁的或无性色彩的情感便形成了”。由此可见,所有的情感最初都是与性欲有直接的联系的,只是随着人的成长发展,性欲被中和掉了,以至于人们看不到性了。
关于情感需要与性的联系我们以两种常见的情感(友谊与亲情)的发展来进一步说明。人类友谊背后是同性恋需要。精神分析认为,所有人都是双性恋者,即使正常的异性恋者内在仍然有同性恋需要,只是同性恋需要被压抑了而已。压抑的同性恋需要会以间接的方式得到满足,寻求同性友谊就是一种被社会所接受的满足方式。现实生活中会看到这样的人,他/她会有很多的同性朋友,可谓朋友遍天下,这些人有一种似乎是天赋的能力,即能够很快地交上朋友,并得到朋友的喜欢。精神分析对这类人的理解是他们内在有强烈的同性恋需要,只是这种同性恋需要被压抑并得以升华,于是就以寻求友谊的方式得到间接的满足。同样,亲情最初也是具有性色彩的。弗洛伊德认为,婴儿的第一个性对象是自己的母亲(最初是母亲的乳房),之后男孩会把性欲指向母亲,女孩会指向父亲,当然也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男孩指向父亲或女孩指向母亲。这种指向只有性而没有情。但这种具有强烈性色彩的欲望往往受到父母的制止,于是逐渐的这些强烈的性欲被压抑、中和并转化为一种温情。孩子爱自己的父母,父母爱自己的孩子,这种爱看起来丝毫没有性的色彩,人类也把这种亲情看得纯洁及至高无上,但别忘了它的背后仍然有着性的影子。
所以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来回答,爱情既是一种生理需要(性欲需要)也是一种情感需要,不同的人性欲与情感两者的比例不同,有那种以性作为爱情中主要满足手段的人(唐璜式的人物),也有那种以情感满足为爱情中主要满足手段的人(柏拉图式恋爱)。
□ 文/俞林鑫(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