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你自己
作者:俞林鑫 编辑:yulinxin 日期:2011-12-22 15:26:58
人先天有一种认知的需要,这种需要驱使人去探索世界,了解他人,认识自己。人们对于星座、手相、血型与性格之间关系的热衷,其实就反映了一种自我认识的需要,他们渴望知道自己属于什么类型以及具备什么特征。星座、血型、手相、面相等与性格的关系,存在着一些合理的成分,但有较多武断的结论,因此并不是认识自己的科学方式。一百多年心理学的研究已经有了许多得到充分验证的心理学人格理论,这些包括MBTI,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理论,九型人格,大五人格等。这些人格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来把人格进行分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当然通过人格划分来了解自己是有局限的,它只能让我们对自己有一个宏观和和静态的了解,而人的内心是丰富和变化的,仅仅通过静态的划分是难以充分地认识自身的。那么,如何能够动态的深入地了解我们自己呢?那么便需要借助于精神分析的学说。
精神分析是一百多年前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学说。这门学说关注那些被人所忽略的心理成分,所谓人的潜意识。潜意识的成分由于不被社会或自身的道德感(即超我)所接受,而被压抑下去,但这些被压抑的潜意识成分并不会消失,而是潜藏于内心,并以种种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分析的研究让人们逐渐认识到,即使是看起来多么正大光明的行为背后,都可能隐藏着自私的、性的、攻击的动机。比如一个热衷于打击色情淫秽产品的社会活动家,内心可能隐藏着强烈的色情欲望,通过打击色情淫秽产品,他一方面满足了对色情的渴望(这个工作让他有了正大光明的理由来接触色情产品),另一方面他也沉醉于那个虚幻的高尚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自己。比如一个对子女照顾的无微不至的妈妈,内心可能潜藏着害怕被抛弃的恐惧,她通过照顾孩子,让孩子留在了她身边永远地陪伴她,并陶醉于自认为的那个称职负责的好妈妈形象。如果我们了解了内心的潜意识成分,那么我们便能够摆脱潜意识的控制,而显示出更多的自主和理性,套用马克思的话,让我们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当我们对内心的潜意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和领悟之后,便能摆脱种种的抑制和症状,使我们慢慢地成长和完整起来。
那么,如何对潜意识进行自我探索呢?一般人会通过内省的方式来认识自己,但这种认识自己的方式是有局限的。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曾子的三省吾身目的在于反省自己的行为或思想有没有不道德之处,是否达到儒家君子或圣人的标准,因此这样的内省往往会有较多的道德判断,而这会阻碍更深入地探索自身。精神分析心理学发明了一种探索自己的方法,这便是自由联想法,它是由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在治疗病人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形成的。这个方法要求人闲置判断和主动思考的功能,让大脑中出现的各种想法、形象、记忆、感受等自由的浮现,并将浮现的东西尽可能真实的表达出来。弗洛伊德认为,这些想法、记忆、形象等并不是随机产生的,而是有一定约束的,自由联想成分的背后往往有共同的因素在起作用。通过对自由联想成分的归纳,我们便可以找到这些共同的因素,这些因素就是那些你不曾意识到的心理成分,如愿望、关系的记忆、过去的冲突等。
有了自由联想法这种方法,那么利用什么样的材料来进行自我探索呢?自我探索有两个绝好的材料,一是自己的梦,二是生活中产生的种种感受。
下面首先来说一说梦。弗洛伊德在对梦的研究中发现,通过对报告出来的梦境中的成分元素做自由联想,便能揭示很多潜意识中的念头,这些念头即可以来自梦者前几天的经历,也可以来自梦者过去(幼时)的经历,事实上每个梦往往与梦者幼时的经历有关。这些念头总结起来后往往会浮现出一些共同的潜意识成分,来看下面的一个梦:
梦者与另一个人来到了一艘游船上,这艘船较特殊,又象是一艘考察船,这艘船下面有一根长长的管子(象观光电梯一样),人可以潜入水下去。梦者被允许向下潜水,潜到水底之后,梦者看到船舱外有一些人,大都是他高中及大学时的同学,他看到其中有一个是以前经常一起玩的大学同学。对方在向他招手示意。他想走出舱外游泳,感到有些冷,不过很想去试试,于是就出去了。
这个梦的其余元素不做分析,只对梦中的人物(那个大学时的同学)做自由联想便能发现端倪。通过对大学同学的联想,梦者大脑中浮现了以前跟该同学一起去看电影,喝酒K歌,泡妞跳舞的经历,那是一段游戏人生的日子,与朋友在一起玩耍的时光带给他很多的快乐。梦者还回忆起了幼时一起玩的几个小伙伴的身影,以及那些在一起的游戏时光,那时他同样是非常快活的。梦者现在已经成家立业,是一家公司的高级经理,梦者把大多数的精力用在了工作和家庭,生活可谓安逸,但缺少了过去的快活和激情,除了公司里的同事,他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了。通过这个梦的分析,梦者领悟到了他内心一直存在着渴望与朋友们在一起玩乐的愿望,这种愿望自从他成家立业之后一直被他以种种事务为借口而忽略了。
第二个方式就是利用生活中产生感受的情景,特别是那些相对比较强烈的感受,比如嫉妒,愤怒,尴尬,恐惧等等。在人产生的感受中,有些是现实的普遍的感受,比如看到蛇时,一般人都会有些紧张,这些感受并不具有自我分析的价值。但另一些感受往往是带有个体特征的,这些感受提示有过去的情结或冲突在起作用。比如,同样是面对批评,有些人的反应就很强烈,他们之所以对批评反应强烈,往往是因为这个情景勾起了过去的创伤的经历和感受,于是就会以强烈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对这些感受进行自由联想,往往能够浮现过去的一些类似情景,从中可以发现共同的主题。
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个例子。
以前坐学校里的班车,学校里有四辆班车,我发现我坐的那辆班车是最旧的,对此我很不满,经常会对同事抱怨这一点,但我发现同事并没有觉察到我们的班车是最旧的这个事实。有一天我对这种不满进行了分析,我闲置了我的大脑,注意此时在我脑海里浮现的东西。短暂的空白之后,逐渐地脑海里浮现了父亲和弟弟的身影,我想起了几个爸爸偏心弟弟的情景,在我回忆这些情景时,当时的委屈和失落的感觉又重新浮现了出来。后来我还想到了有段时间我经常跟同事聊起高房价的事情,并对高房价深表愤怒。突然我意识到所有这一切都有一个不公平的主题,我之所以对于我所乘坐的班车产生不满,是因为我觉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班车是里面最旧的),这种不满由于受到过去的经历(父亲偏爱弟弟)的作用,导致了强烈的愤怒情绪和报复情绪(我曾幻想永不买房,以此来报复政府的不公平)。正因为我对不公平的过分敏感,所以我才那么容易觉察到仅仅相对而言有一些陈旧的班车,这对于我那个没有不公平主题的同事来说根本是忽略的。
当然还有另一些认识自己的方式。在认知流派中,强调要记录自己的想法,特别是那些与自己或别人有关的想法,这些想法往往与感受相伴随。比如说有一次我在路上遇到一个认识的学生,他跟我打了招呼,但我发现他显得有些拘谨,我当时产生了一种尴尬的情感,同时冒出这样的想法:“是不是我平常显得太严肃了”,“看来我还是得不到学生的喜欢”。有意识地觉察这些想法,并对它们进行探索,也能够逐渐的认识自己。
另外,记录自己的幻想也是一种了解自己的方式。幻想是愿望的满足,因此从幻想中可以了解一个人内心的渴望。有的人的幻想以性的满足为主,这表明对这些人而言性愿望的满足具有特殊的意义或性需要未得到充分的满足,或者这样的人往往以性来作为与异性联结的方式,比如有的男人看到女人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性,他们往往把女性作为性对象,而不是跟他一样同样是有感情和想法的人。有的人的幻想以权力欲望的满足为主,他们沉浸于权力的想象中得到自恋的满足,因此提示过去有自我价值的创伤。有的人以报复性的幻想为主,报复性幻想是一种攻击,往往与当事人幼时与父母的冲突有关,当事人将过去对父母的愤怒(往往是过去未曾意识到的)投注到幻想中的对象(如领导或老师等)身上,展开以往不曾做出的攻击行为。对于这些幻想的记录和分析,可以了解自己内心的未被满足的愿望。
最后一种认识自己的方法就是广泛的阅读著名心理治疗师写的文章,如弗洛伊德、霍妮、马斯洛、罗杰斯、弗洛姆、亚龙等。这些治疗师对人性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他们对人性的洞察是深刻的。通过阅读他们的文献,能够了解不同人的动机、愿望、幻想,内心的冲突,关系的模式等,并以此来对照自身也是认识自己的一种方式。
访问次数:12290